十亿赌约,董明珠和雷军谁赢了?
一时兴起的赌约,引发五年“针锋相对”
2013年12月12日,在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作为制造业代表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与作为互联网模式代表的小米掌门人雷军定下 “十亿赌约”。当时,雷军提出,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输我一块钱。但董明珠当场反击,我跟你赌10个亿。
这场对话本来是为节目效果,并没有被当真,但是后来双方都没有否定这“十亿赌约”,并至此开始了“针锋相对”。当事人对待赌约越来越认真,格力和小米的业务也越来越相近,而外界看热闹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五年将至,胜败走向何方
如今,董明珠与雷军的5年赌约已接近尾声,胜败将走向何方呢?12月3日,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此外,董明珠还表示,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对此,部分网友表示,论市值小米目前已超格力,论营收增长,双方实力都很强劲,年底胜负难料;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借助赌约,格力和小米都跟上了互联网和制造产业融合的大机会,都成为了赌局中的赢家。
胜负本无关,增量思维是关键
其实,董明珠和雷军之间,并没有胜负之分,甚至可以说两者都是人生赢家,唯一不同的是格力和小米的增量思维模式。
“好空调,格力造”,提起格力,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了。空调于格力的影响,相当于华为不做通信设备,安利不搞直销,美帝不当世界警察,没了空调业务,格力付出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尽管近年来格力也开始向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多平台进军,但就像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跃平对格力电器多元化的评价一样“格力做什么都做不好,就是空调做的好”,空调依然是格力的主营业务。
与格力不同,小米的发展则更加注重多平台、多产品、多元化。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涉足多个行业,从最初的智能手机,到后来的电视盒子、智能电视、路由器、平板电脑、小米手环等等,追求数量、规模和营销,致力于打造小米生态链,真的是印证了小米“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
其实,这两种增量思维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之别。对于中小企业的创始人来讲,可以选择专心专注,长期致力于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做深做透,做精做专,成为自己领域的佼佼者,也可以选择打造平台,实现多产品、多项目、多元化的战略,做大摊子,铺长链条,打通上下游。这是两种不同的增量思维,至于,我们选择哪个,要以自己所处的行业、技术、客户、团队、产品等多维度考量,然后做出选择,全力以赴。但切忌左右摇摆,朝秦暮楚,在两种思维中徘徊,到最后非但带来不了增长,还可能让企业原地打转、踟蹰不前。
认识马方,马上有方。创业路上好帮手,股权设计先行者,今天,就让马方院长为您讲解如何用增量思维经营企业。
关注我们公众号,回复“增量思维”。价值199元的《用增量思维经营企业》在线课程即可免费领取啦!仅限7天!
本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不持任何立场,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