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企业的才是最好的 ——从泰安志和看中国企业管理培训模式现状

时间:2019-11-01来源:泰山管理学院 作者:泰山管理学院
       201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来我所接触的企业负责人几乎都在朝我抱怨这样的几个话题:销售投资提高了,收益却下降了;从一线提拔起来的干部,到了中层反而不会管理;合伙人股权纷争,自己几乎被架空了.......消费降级,经济下滑,行业紧缩,股权混乱成为了大家挂在嘴边最多的几个名词。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泰安志和有限公司的吴群总经理给我说的一段话:最近几年,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特别是随着国外一些大型机械制造和加工企业的涌入,公司市场份额在不断被蚕食。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危机,经过了企业扩张之后,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员工到中层之后,公司的运营状态反而下降了:营业额惨遭萎缩;零部件成品率下降;核心技术人员流失,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整个公司笼罩在一层不知所措的灰暗阴霾之中。
       泰山管理学院南京分院的王丽雅院长分析道: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产生方式通常是直接提拔一线优秀员工。也就是俗称的“排排坐吃果果”。但是这种方式有着天然的弊端,那就是这个员工虽然技艺高超,企业忠诚度高。但是,他们的思维通常没有从一线工作转移到企业管理上来,特别是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缺乏,这就导致了不少企业在快速扩张之后陷入一种静默的困境。
       这些没有经历过系统中层管理者能力提升课程的员工,没有管理概念,不懂管理逻辑,思维落后,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我们以泰安志和有限公司数据为例:


 

       泰安志和有限公司自2017年初完成企业改组,大批原有一线人员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但是与原来设想截然不同的是,自改组完成之后,质量信息传递失误次数由2017年全年4次上升到2018年3月的一月5次,一线总装车间返工率由原来的2.5%一路上升至2018年3月的15%。
       吴总经理回忆起那段时间苦笑道:当时感觉被诅咒了。
       泰山管理学院南京分院的郜老师向我们介绍:在2000年初,中国民营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时候,那时的商业培训是以企业领导者为主的MBA或者EMBA课程。但是随着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商业模式思维,此时一个企业中最应该受到专业商业培训的人群已经变成了中层管理者。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层管理者都是从一线工作岗位直接调动而来。他们对于企业生产来讲肯定是一把好手,但是此时的他们思维却还停留在原有基础岗位上,这就与现有岗位产生了较大的冲突。
       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现状既没有被企业领导者发现,也没有被广泛的社会调研发现。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真空地带。
       泰山管理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适合于中国实际商业情况的企业管理的商学院,学院始终以“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办学使命和愿景。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山管理学院更是敏锐的发现各中小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思维方式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不足。集合学院优质教师资源和实战经验,总结出一套广泛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能力提升课程。
       离学员企业近一点,再近一点。泰山管理学院南京分院的正式成立,其目的就在于为长江以南的各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企业管理培训服务,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学以致用,筑梦启航。泰山管理学院南京分院,拔锚启航!

版权所有: 山东泰山管理研修学院 鲁ICP备05000134号-1 |网站地图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86号

回到顶部